当前位置:主页 > 品牌 >

安徽省或将试办中医少年班和附属学校 培育更多

发布时间: 2019-06-26 10:53   |  来源: 网络整理   |  责任编辑: 采集侠

中医药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6月25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安徽省中医药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条例》)发布,将充分挖掘安徽“北华佗、南新安”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保障中医药事业转型发展。

各项政策“利好”中医药产业发展

《条例》要求全省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配备两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应当按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其他大型公立医院应设置中医药科室,且床位占比不低于5%。此外,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对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各类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以品牌、技术、人才等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多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连锁化发展,实行总部注册、分支备案。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各方面享有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且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条例》还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

在中医治疗“未病”方面,《鼓励》鼓励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医医院推广中医治未病技术方法,根据服务内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分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开发中医治未病商业保险产品。

此外,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康复能力建设,鼓励举办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

对于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省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获审批的不得发布。

我省将培育更多皖药品牌

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本省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支持皖产(道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应当制定本省野生、道地药用动植物保护目录,建立皖产野生和道地中药材保护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做好资源动态监测和普查,制定并发布省级野生和道地中药材标准。

县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野生和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产地保护,扶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道地、特色中药材品种申报地理标志产品、药食两用品种和新资源食品。此外,应当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规范中药饮片炮制与生产。

支持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国际中药材交易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发展与完善中药材现代商贸相关的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配套服务。

支持中药生产企业装备升级、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促进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构建中药质量控制体系。鼓励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等产品研究开发及标准制定。加强对本省中医药老字号、驰名商标的保护,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和大品种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培育皖药品牌。

将试办中医少年班和附属学校

我省将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依据有关规定,试点自主招收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试办传统(新安)中医少年班和附属学校。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专业人员带徒授业。此外,通过定向培养、招募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基层引进中医药人才,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鼓励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

《条例》还规定,支持各级各类机构和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鼓励多学科融合、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理论发展和学术进步。

此外,权利人可将其持有的中医秘方、验方以及中医专门技术、中医药科研成果有偿转让或合作开发。县级以上政府支持华佗医学、新安医学等中医药古籍文献、历代医家学术理论、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和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转化和利用。

延伸阅读